第三十五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然后说道:“不知大王今日唤卑过来,是有何事?”
刘表沉吟道:“一件好事,一件坏事。袁绍前几日打败了曹操,但他自己也病倒了,现在袁曹依旧僵持在平丘,听说这几年袁绍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这次呕血昏厥,怕是活不了多久。”
贾诩忙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袁绍击败曹操,曹操实力再次受损,则北方即便是袁绍病死,至少袁曹之间,十年之内分不出胜负,大王可安枕无忧矣。”
刘表问道:“先生觉得,最后是谁能得到北方呢?”
贾诩想了想道:“大抵还是曹操,袁绍虽然实力强大,可他的儿子却远不如他,且我听闻袁绍喜三子而不喜长子,若诸子相争,恐怕会有内斗。不过即便如此,曹操想击败袁绍的几个儿子,得到北方,也需要很久。等大王得到了整个南方的时候,也许袁曹还在相争呢。”
“这样吗?”
刘表眼中略微有些失神,然后长叹了一口气。
贾诩不解道:“曹操遭受重创,袁绍又死了,这对大王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大王又为何叹息呢?”
“我比袁绍还长八岁。”
刘表摇摇头道:“他时日无多,我又何尝不是?因而难免有些伤感。”
“额”
贾诩苦笑道:“寿数乃是上天所定,《易经》虽云:人强胜天。乃是寿命有尽之时,我与大王同感啊。不过如今之天下,大王已得四分其一,若得益州江东,则南北二分天下也,北吞江山,亦是指日可待,还需要勉力振作才是。”
“嗯。”
刘表点点头,沉声说道:“文和说的是,不过黄祖今日送了文书过来,连日暴雨,彭蠡泽风浪巨大,导致运送粮草的船只倾覆,柴桑等地的粮草不足,他想撤兵回江夏,文和怎么看?”
贾诩问道:“如今南昌等地已经被我们占据,不能从南昌运粮去吗?”
刘表就解释道:“想从荆南运粮到南昌,就必须先走水运,由襄阳送至长沙,再走陆路到醴陵,然后往南昌去。只是连日大雨,不管水路还是陆路,道路都很艰难。”
“原来如此。”
贾诩点点头,他倒是知道从襄阳可以直接走水路去长沙,自汉水进入长江,再逆流而上到洞庭湖流域,然后顺着湘江南下就行。
只是从长沙再去南昌的话,就必须要走陆路了。
现在不止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荆南的洞庭湖湘江流域同样处于特大暴雨阶段,往东去南昌的陆路也被洪水淹没,确实很难往豫章运送粮草。
刘表脸色很凝重地说道:“这场大雨确实让人意想不到,黄祖说退兵回江夏,但如今大江与彭蠡泽上风浪依旧巨大,万一退兵的时候船只沉了怎么办?若是走陆路,那么多船只岂不是就弃了可惜?”
“确实令人窘迫啊,我对船只了解甚少,难以出计。”
贾诩也觉得自己没什么办法,因为这跟计谋没关系,完全是天灾。
人力又怎么能跟上天比呢?
任你智计百出,老天爷对着你的头道:“我在想,黄将军此时窘迫,只能撤兵,楚王大概也只能这样选择,柴桑以西是九岭、连云、幕阜等连绵山岭,想从柴桑西北走回沙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选择渡江从江北到西陵来。”
“是啊。”
刘琦点点头:“我们运粮也都是从沔水南下一路送到柴桑去,但大江下处风浪太大,现在彭蠡泽和云梦泽一样,宛若大海,暴风骤雨,船只随时可能会倾覆,这也太危险了。”
沈晨想了想说道:“这还只是其一,我今天就一直在想,如果我是孙权,发现黄将军要退兵,他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
刘琦笑道:“这么大的雨天,即便是撤兵都极为危险,他总该不会趁雨日进攻吧。”
“这可不好说。”
沈晨沉吟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是孙权,哪怕冒着暴雨,也要尝试一下。”
“那阿晨你的意思是?”
刘琦问道:“父亲也不知道会让黄将军如何处之,黄将军还在柴桑未动身,难道我们要去接应吗?”
沈晨就说道:“先准备一大批蓑衣和斗笠,小心一些总归没错。”
“嗯。”
刘琦就说道:“好,那我即刻去准备。”
说着就往县衙去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沈晨眯起了眼睛。
其实从官渡之战后开始,历史就已经全然变得面目全非。
未来向什么方向发展,谁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孙权绝不会就这么轻易会失败。
也许。
这一战就可能是他翻盘的胜负手,自己也必须小心提防才行!
这两天真是一身的病,胃火、胃炎,肚子每天又涨又酸,然后上火了,感冒了,今天一天都头晕脑胀的,本来都想请假了,勉强撑着身体码了一章,打算先喝点感冒灵,缓两天看看,如果不见好,就只能去医院了。
(本章完)
/50/50582/15213298
第三十五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