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北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一战风第四二六章 远征军战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卷nbsp一战风波nbsp第四二六章

    nbsp远征军战事

    nbsp对岸炮弹爆炸的烟尘还没有消散,索姆河西岸主阵地、远征军第三师第五旅第十四团一营防守的阵地上,营长可明飞就已经带头钻出了猫耳洞,指挥手下士兵迅速进入阵地防御。现在对岸德军的火炮,都是大口径105*炮,射程较一般的山野炮也要远一些,所以在德军进行配合准备时,远征军除了留下几个观察哨,其余人员全部进入战壕两侧的防炮洞里面躲炮。刚才可营长就是得到外面观察哨的报告,德军配合停止了,这才带人出来的。

    nbsp一九一八年以前,除了专门的炮兵部队,德国步兵师炮兵装备的大口径火炮,其实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重炮”,而是一种轻型*炮,正确的名称叫做年105mm轻型*炮。这种火炮身管为十六倍口径,重量差不多一点五吨的样子;因为是“轻型”*炮,其射程和威力相对于真正的重炮,还是有些差距的,射程只有可怜的6300米,威力根本不能和之前中国远征军120重迫击炮比拟的。

    nbsp所以这种105*炮一百余门的连续轰击,在步兵上阵地前,给防守一方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了其地表防御工事,将各种阵地炸了一个七零八落,但对于战壕壕沟两侧防炮洞里面的人,其危害就小的可怜,几次炮击下来,只有在第二次炮击时炮弹爆炸溅起的石块从防炮洞洞口飞进去,打伤了洞口一名远征军士兵。这也德国炮兵前期集中轰炸中时给远征军带来的第一次直接性伤害了(说的是在防炮洞的伤害)。当然,这也全赖于远征军战场指挥官超常的预判能力以及远征军士兵快速的反应能力,每当德军炮击发生前几十秒,防守的士兵就在各自营连排班长的命令下进入防炮洞,让德国人的火炮只能炸空无一人的地表。

    nbsp冲出防炮洞,来到破损的不像样子的工事阵地上,一营的士兵们来不及去整修工事,甚至来不及将身边还燃烧的火焰扑灭,直接架起武器,准备向冲上来的德军开火。一公里距离处,营部的八〇迫击炮最先开火,这种口径比起七五山野炮还要大一些的迫击炮,威力也同样不输与七五山野炮;紧接着,各连的六零迫击炮也先后响起,这种听起来比打鼓声音还要小的微型火炮轰击,射击时发出的声音真的很小;在各种杂乱枪声中,在八〇迫击炮的轰鸣中,你还真的听不到它那种“噗噗噗”的响声。随后,重机枪在敌人距离阵地七八百米时也突突突的响了起来。

    nbsp各种迫击炮“啾、啾”的飞行声,很快就划过双方军队短暂的距离,落到了排成散兵线的德军步兵中,炸起一团团烟雾,被爆炸涉及到的德军士兵或倒或飞,惨不忍睹。被机枪打中的士兵,则是痛苦的弯腰,倒下,这是负伤的,直接击中要害的,就那么直挺挺的倒地不起。而德军的火炮这个时候也开始响起,掩护自己步兵的冲锋;这个时候的炮击,才是造成防守一方士兵伤亡的主要原因。

    nbsp远征军一营阵地上,冒着德军的炮火,卫生员开始抢救被炮火伤及的士兵。德军炮击,防守士兵伤亡最大的时候,就是这个时候。几天下来,一营已经有六十余名士兵因炮击下了战场,差不多半个连的兵力;直接牺牲的,就占了一半。虽然是轻型*炮,那口径也是105,不能小觑。自己一个营伤亡六十余人,但一营给德军步兵的杀伤,却是自己的好多倍,随便算一下,也有快七八百人了。

    nbsp一战进行到这个时候,各国军队都知道了冲锋时步兵队伍不能再排成密集的队形前进了,机枪已经给了他们深刻的教训。但这种改变也仅仅只限于将密集队形改变为松散队形,其冲锋的基本理念还是没有改变;队伍虽然由密集变得松散,但在整个战场上来看,人数还是那么多,没有因为队形散开而改变。班组战术为基础的看似松散其实严谨的作战战术,此时也只有中国军队赵一天系统中才会出现,不过除了远征军和一些精锐部队,其他的还只是一个大概雏形,需要更多战火磨练。

    nbsp此时的战场上,尽管德军军官已经将士兵的队形排的较之前松散,仍然有不少的士兵在进入自己步枪射程之前就倒下去了;也就是说,进攻的德军在这么几分钟时间里,没有发出一枪一弹,全部被动的接受挨打。还好,德军的主力机枪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在到达射程位置后,快速准备就绪开始对着前方进行掩护射击,掩护正在冲锋的己方士兵。数十挺mg08凶猛的火力,立即将对面的射击压制了不少。德军一个营有一个三挺重机枪的机枪排,轻机枪则没有;因为mg08卓越的表现,德国人忽视了对轻机枪的配备,这个问题到一战后期才得以改善而。

    nbsp随着mg08的射击,德军营一级装备的超大迫击炮(德国军队有装备76.2毫米迫击炮,带有轮子,需要四个人搬动,一个营装备两到三门)也开始了射击。这种大口径迫击炮虽然不如120重迫击炮那么厉害,但杀伤力和七五山野炮有的一比,重要的是这家伙弹道弯曲,可以打击障碍物后面的目标。当然,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射程太近,比起七五山野炮,它的射程也就两公里多一点的样子。这么短的射程,德军想要射击对面的敌军,只能将自己的迫击炮拉近到至少两公里的位置;还好,这也在自己步兵的后面,安全性应该有。这边76.2迫击炮还正在安装,那边正在吼叫的mg08却已经在经受敌方迫击炮火的洗礼磨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要问作为伴随步兵行动的迫击炮最大的功效是什么,那就是压制敌方火力,支援步兵的防守或进攻;二战时期是迫击炮发展的最好时机,那个时候的迫击炮,基本上都是用来对付敌方机枪阵地,摧毁轻型工事等都是最好的选择。现阶段,迫击炮的发展在世界各国还处在摸索和预判阶段,而且对于迫击炮的小型化,各国连摸索都没有,除了中国军队之外。赵一天体系的军队中,自从迫击炮北制造出来之后,炮手训练手册上第一条就是“优先攻击敌方机枪以及射程内的任何火炮等对己方威胁大的重武器”。

    nbsp所以,当德军重机枪开火之后,战场观察员的望远镜里面也出现了连拉带拖的德军小炮身影(德军的76.2毫米迫击炮,看起来和后世日军的九二步兵炮有的一比)。和远处轰鸣的大炮相比,远征军迫击炮射程之内,也就这两样东西算得上是“对己方威胁最大的重武器”了。经过简单的调整试射之后,一营营部的六门八零迫击炮,加上各连的连属六零迫击炮,一起朝着目标开始射击。一营阵地两侧,兄弟营连的迫击炮也转移炮火落点,开始了延伸射击;他们的阵地对面,也出现了德军的重机枪和迫击炮。

    nbsp一番较量下来,失去了重机枪和迫击炮近距离支援的德军步兵,又一次退了下去;后方德军105*炮,在射击了一阵之后也停了下来。看着退下去的德军,以及满地的尸体,可营长脱

第二卷 一战风第四二六章 远征军战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