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案迷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少女的心脏2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1证人的故意谎言

    nbspa证人是共犯(同谋相互作伪证,比如电影《人证》中母亲给儿子作伪证。)

    nbspb证人因为其他的理由说谎

    nbsp2证人故意造成错觉

    nbspa造成错误的时间判断

    nbsp(1)造成错误的计时器(将时钟或手表调快或调慢)

    nbsp(2)造成错误的日期

    nbsp(3)造成错误的经过时间

    nbspb造成错误的地点判断

    nbsp(1)造成容易混淆的地点

    nbsp(2)使用异地打电话的手法

    nbspc造成错误的人物判断

    nbsp(1)使用替身的手法

    nbsp(2)运用孪生儿

    nbsp3造成行凶现场的错觉

    nbspa移动尸体到另一地

    nbspb将自杀伪装成他杀

    nbsp4伪造物件证据

    nbspa相片的伪造

    nbspb书信的伪造

    nbspc日记的伪造

    nbspd票据的伪造

    nbsp5行凶时间的错觉

    nbspa医学手法的错误引导

    nbsp(1)利用温度对尸体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2)特殊生物学上的手法

    nbspb环境物件的错误引导

    nbsp6制造凶手移动路线的盲点

    nbsp利用列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伪造证据。这在日本本格派推理小说中运用很多,比如《点与线》等。

    nbsp7远距离行凶

    nbspa物理手法

    nbsp(1)使用定时发动的装备

    nbsp比如得用定时炸弹。

    nbsp(2)使用推迟产生作用的毒药囊

    nbsp比如用慢性毒药造成是病死的假象。拿破仑就是这样被害死的。而最初人们却以为他是病死的。

    nbsp(3)使用录音机造成错觉

    nbsp比如小说《歌剧院杀人事件》里,犯人事先利用录音机录下受害者的惨叫声,然后再等自己有不在场证明的时候放出来,使人很自然地认为那就是受害者在惨叫从而搞错案发时间,然后自己便有了不在场证明。

    nbsp(4)利用特殊物品造成错觉

    nbsp比如某物品在犯罪现场的出现能代表某一时间段(例如凶器是花瓶,那么它完好时凶案尚未发生,粉碎了则是案发之后),那么设法在这个物品上用点小诡计就能混淆时间判断了。金田一短篇《谁杀了女神》,将一个女神像切成两半,分别用其左、右侧面来伪装成两个女神像。金田一小说《邪宗观迷案》,一本书明明立在大家面前,但其实只有厚厚的封套而已,里面的书页已被撕下了!

    nbspb心理手法

    nbsp(1)使用催眠术

    nbsp在催眠中让人走进湖泊或从高楼上掉下。日本电影《追捕》就是利用这种手法。

    nbsp(2)使用诱导杀人或诱导自杀

    nbsp比如利用误导,使其认为爱人已死,故而徇情的手法。

    nbsp经过仔细研究和考虑,于泰选中了一种制造不在现场证明的方法。

    喜欢。

第一章 少女的心脏2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