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地间—蝶双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药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些名篇佳作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以及大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是咏岳阳楼名篇佳作中的千古绝唱。之所以评价如此之高,不仅仅在于两位大文豪的绝妙文采,更在于他们那种不计自身得失,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千百年来,他们的这种忧国忧民的崇高品格,不知激励了多少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仁人志士。为了国家荣辱,百姓安危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一腔碧血,抛洒在了神州大地上。

    香香公主等登上岳阳楼,眼看着一碧万顷的洞庭湖面,水色天光上下辉映,浑然一体。

    位于湖中的君山,远远望去,便仿佛是置于银色台面上的一青黛色盆景一般。它和远山相连,吞噬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一眼望不到边际。再看近处,则是波涛翻涌,拍打着岳阳城城墙,整个岳阳城仿佛被这汹涌的惊涛巨浪撼动一般。

    香香公主看到这气势磅礴,广阔无垠的洞庭湖,心胸变得无比的开阔。仿佛近半月以来的内心阴郁,也顿感一扫而空。心想此时此景,要是有家洛哥哥陪伴有自己身边,那就是天底下最赏心的事了。可是而今,也不知自己的心上人是否已经收到鞑子皇帝要陷害他们的消息,是否已平安脱险。想到此,情绪又变得低落下来,一时之间,便失去了观赏湖光山景的兴致。

    二人见到香香公主一副郁郁寡欢的神情,知道她的心事。于是三人下了岳阳楼,回到客栈休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又上路出发了。香香公主不知道他们要将自己带到哪里去,但她知道师徒二人不愿向她吐露他们的住址地名,因此也便不好相询。

    三人沿着洞庭湖畔走了大约两个时辰左右,只听小女孩问道:“师父,我们要去哪处住所?”

    小女孩的师父道:“去我们的茅屋处吧,那儿环境比较清幽,利于香香姑娘养伤。再说我也不想见到那三个不成样子的徒弟。”

    女孩听后,便把马车向东北方向驶去。

    马车约摸行驶了半个时辰的功夫,便到了一个山峰脚下。接着,马车驶进了一处大大的花圃,花圃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花圃的背后是三间茅屋,中间大,两边小,便如一只巨鸟伸开双翼一般。四围并没有篱笆和围墙之类的防范措施,看去就像是一处风景清幽的隐士居所。

    自此,香香公主便在这个地方养伤,她的一切饮食起居均由女孩一人操持。便是香香公主的伤口治疗,都是主要由她来处理,老和尚只不过是隔三差五地来检视一番,并作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对于小女孩在医学上的天赋大加赞赏,说是照这样的进境,小女孩将来在医学上的成就,定是青出于蓝。对于师父的夸奖,小女孩表现出虚心接受的恭敬神情,丝毫看不出骄傲之心来。香香公主对这个小女孩的能干,谦虚的品质真是打从心底里佩服。

    为了便于照料伤势,小女孩便与香香公主住在同一间茅屋里。虽是茅屋,但小女孩屋里的陈设还是布置得很整洁,跟乡下人家女孩闺房差不多。最让香香公主印象深刻的是小女孩种植的一盆海棠花,其花瓣紧贴枝杆而生,花枝如铁。因其花瓣上有七个小小的红点,因此小女孩告诉他,这种海棠花叫做七星海棠。小女孩对这株海棠极其呵护,早上搬出茅屋去晒太阳。正午阳光炙热时,则又把它搬回屋中,到了黄昏时分阳光转微时,又把它搬出屋外。如是这搬,极其珍视。

    小女孩告诉香香公主说,这株七星海棠的种子,是她的太师父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从万里之遥的海外得到的。然后又从万里之遥的海外带了回来,并说这种海棠种子极难培植成功。当时仅只带回了三粒。太师父试种了一颗,没有陪植成功。太师父去世时,把剩下的两颗种子交给了师父。师父也试种了一颗,结果还是没有成功。于是,师父便把仅剩下的最后一颗种子郑重地交给了她,说是能否成功就看这最后一次了。

    小女孩在总结了太师父和师父陪植失败的经验后,通过冥思苦想,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硬是给她找到了培植七星海棠的方法。原来,这七星海棠的陪植方法,

第六章 药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