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见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清风仔细地观察,发现这个圆台形的、黑黝黝的大东西上面的中央,铸有一个乌黑的大铁柄,大铁柄顶端有导线连通。
可是,任林清风左看右看,这个大磨盘一样的东西,实在跟印象中的“车”粘不上半点联系。
大铁柄的侧端,又设置有一根机械拉臂。
在“大磨盘”直至炼钢炉的上方空间,则架设有两根木桶般粗细的方形钢柱。”
孙世云等林清风看清楚后,接着说道:“行车的工作原理,一说你都清楚。其实它就是一个巨大的电磁体。当给行车通上电后,它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力;断电之后,磁力就会自然消失。”
关于电磁体的知识,林清风在上初中、中师时早已反复学过。因此,不需孙世云多说,他也能明白。
孙世云又指着两根架设在车间上方空间里的钢柱说:“当给行车通上电后,行车上产生的巨大的磁力,就会把它下面成吨的废铁、废钢、铁的合金等吸起来。然后,在机械臂的牵引力下,行车就会在钢轨的定向作用下,沿着两根钢轨中间的空间运行,一直将废铁运送至炼钢炉口径的正上方。”
“这时,只要将行车的电源切断,它的磁力马上消失,吸在行车上的废铁就会准确无误地落入炼钢炉之中。”
工友段祖平直起腰杆站起身,大大地伸了个懒腰,抢着向林清风介绍。
说完,还不忘向少华讨好班地补上一句:“领班,我说得对不对?”
少华笑着道:“完全正确,小子,真看不出来,你也长进了嘛!”
段祖平没想到竟得到了领班的夸奖,顿时间喜形于色,高兴得“嘿嘿”地笑了起来。一张粘满汗水和尘灰的黑脸上,露出两排还残留着菜丝的黄牙。然后,又蹲下身,继续拣起废铁来。
少华道:“总之,大家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这搬运废铁,检查并处理废铁之上。”
最后,他们来到了位于车间东北角处,一间大致二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
少华的老乡朱桂良,正在往一个个长方体模子内侧,糊弄上一层厚厚而潮湿的糊状物。
少华道:“这是洗柱车间。桂良,你向清风说说洗柱车间里的工作吧!”
朱桂良见领班老乡吩咐,便站起了身来。
这位少华的同乡,首先友好地和林清风他们打过招乎,然后就向林清风介绍起洗柱车间的工作来。
“首先,我们得先在这些长方形的模子内壁,糊上一层含有粘性的、潮湿且不会在高温下被熔化的合金细砂。以防高温的钢水和模子融在一起,拿不出来。”
朱桂良又道:“这些模子,一个能装一百来公斤的钢水,因此,在每一炉钢水炼好之前,我们得先至少糊好二十个模子。为了保险起见,通常都是要多糊两、三个模子,做到有备无患。”
“到出钢水之前,就要把这些糊好铁砂的模子依次摆放到炉子的出钢水口的位置,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这样做,可以尽量提高炼钢的效率。”
“然后,工友们又要大家一起动手,每两个人一对,把重达百十来公斤的钢水从炉子处,搬到这里。在搬运钢水时,要分外地小心。否则造成钢水晃出模子,溅到身上,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桂良最后道:“等到钢水冷却,凝固后,就可把成形的钢块从模子里倒出来了。最后,大家又把这些长方体钢块搬到厂里的储钢车间。”
桂良有条有理地向林清风作了介绍。
林清风在碧少华的带领下,大致了解了整个炼钢车间的工作地点和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安全事项。这些工作地点,除了站炉台处和电房亭处,其它各处,都尽量设在远离高炉的位置,让员工们得以最大限度地避开炉子的高温烘烤,以及远离高炉失事时造
第十二章 见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