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投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授。否则不但会害了自己,更会为害江湖和百姓。
但是林方山认为,自己的同村伙伴赵河绅,是与自己一起长大的,平时并没有什么言差行错之举。
而且当此起义军正用人的非常之时,也就没有过再分地考查他的行止。因此,在自己习练剑谱上的武功之时,也让赵河绅也一同参练。
但是由于赵河绅在武功底子与才智方面,均比林方山要差上一大截。因此,二人虽同练一套武功,但赵河绅所领悟到的成就,还不到林方山的三成。
尽管如此,以赵河绅此时的武功,放眼江湖,也是鲜有其匹的了。
而对于宝藏之事,由于兹事体大,林方山则是没有对同伴赵河绅提起过。
二人到了起义军中之后不久,由于屡立战功,又各自都有一身不凡的武艺,因此便被忠王提拔为帐下的贴身护卫。专门负责忠王的护卫工作。
然而,天王洪秀全虽然也很赏识忠王李秀成的军事才干。但是,仍对他怀有猜忌之心。再加上其他一些同样被封了王的将领们,对忠王的排挤,并在天王处对他进行恶意诽谤。
天王洪秀全,更是对他不放心,处处防备于他,对他处处制肘,尽量限制他的军事力量。
因此,忠王李秀成的队伍,虽然军纪严明,深得百姓爱戴。但是,也处于粮饷短缺,战备不足的不利局面。
针对此种局势,为了起义军的生死存亡,为了把满州靼子赶出关外,恢复汉家江山。林方山便向忠王进献出了那部《淮阴兵法》及那幅藏宝图。
这批宝藏,对于当时的义军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便如一场及时雨一般。
忠王李秀成激动得眼中含着泪花,他拉着林方山的手说道:“方山,为了国家民族大业,你能舍弃个人及众村民们的利益,为了起义军的大局着想。俗话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看,以这八个字来送给方山你,最是适合不过。”
林方山道:“忠王言重了,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业,为了把靼子赶出关外,恢复我汉家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仁人志士,与敌人进行着舍生忘死的斗争。远的不说,就说忠王你与部下将士们,哪一个不是为了国家民族、而与敌人进行过多少次殊死搏斗,视死如归的热血男儿。我进的这一点绵薄之力,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他们便在一起合计,如何找到这一批宝藏,以及使之如何在义军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之事。
最后,林方山认为,寻找宝藏之举,属于机密之事,所知之人,不宜过多。以免到时走露风声,反为不妙。不如就由自己和同村伙伴赵河绅一起,先行探查。等到宝藏之事有了下落时,再由忠王秘密派谴军中得力手下进行搬运。
忠王李秀成问及赵河绅的为人时,林方山说是与自己一起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当没问题。
不过忠王还是嘱咐林方山一切小心行事,切莫完全相信他人。
于是,林方山就带上赵河绅一起,走上了秘密寻找宝藏之路。
由于林方山已经把那幅藏宝图中的山川地貌熟记于心,此时,他又想起图中那四句提示宝藏所在的话,便从口中说出来,与赵河绅一起仔细参详起来。
二人经过一番分析,其中的“云出天南”指的当是云南,首先指出藏宝藏的省份在云南。再看“楚威远扬”,联系上面的云南,便不难理解,当是云南省的楚威境内。这样一来,便说得通。
但接下来的“狂风弱柳”便颇费思量,二人几经搜肠刮肚般的苦思冥想。最后,他们联系前面两句话,说的都是地名,并且范围逐级收小。便也将此句话,与楚威郡内的一些更小一级的地名联系起来。
终于,二人豁然开朗般齐声说道:“大姚!”
狂风弱柳,指的不正是咱们的大姚么!
二人想通此节,都不禁喜形于色。
但当二人读到最后一句话“猪笼东方”,时,不禁又都犯难起来。
按照前三句来说,指的都是一些地名。然而,任他们想破脑袋,硬是想不出在大姚境内,有哪处地方是叫猪笼的。
正当二人都想得一个头两个大时,赵河绅突然感到脑际中闪过一丝灵光,似乎与猪笼相关,但却又转瞬即逝,难以捕捉到些什么。
于是赵河绅不由得又陷入苦思,想努力找寻刚才那一闪即逝的意象。
第十章 投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