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章 今面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江在一旁数度嘲讽杨戬,杨戬罕见没与宋江斗嘴,闹得宋江有力无处使,干脆闭嘴束手而立。

    “肃静!”

    “陛下驾到!”

    “百官朝拜!”

    待皇帝入座龙椅,百官皆出列齐齐拜倒。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

    慵懒的声音传来,百官齐齐起身,退至各自位置。

    李乐巡视一番,蹙眉半晌舒眉,斜靠在龙椅上,声音再度慵懒说道:“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臣有奏。”一名官员手持笏板出列。

    “讲。”李乐淡淡说道。

    “倭国使节数度求见陛下,臣婉拒数次,还需拒绝否?”

    “冬后再说,朕没空理他。”

    “是,陛下。”那名官员入列。

    黄中在前小声对曾斌说道:“那位是鸿胪寺少卿尚碧佐。”

    “臣有本上奏。”一人出列。

    “讲。”李乐说道。

    “陛下,河北第一阶段迁徙已完成,据广州刺史曹允上奏言明已安排妥当,修县布镇、农田分化、荒地开采已在章程,曹允问及何时起复第二阶段。”

    “待第一批迁徙稳定后再议。”

    “陛下,臣以为应当及时起复第二阶段,粮库消耗堪巨,这一年耗粮三百八十二万石,近乎是含嘉仓一半存储,再消耗下去必现弊端,臣请奏起复第二阶段迁徙。”

    “消耗如此之多?”

    “正是,三十三万百姓口粮加上三万将士口粮,还有春耕所需种子算入其内还不止。”

    “曹允怎么说。”

    “曹允言可迁,以曹允遇事稳政之见,当不会信口开河,起复第二阶段迁徙当可行之。”

    “即是如此,准奏迁徙,各部做好相应备案,迁徙前后皆报于朕处。”

    “遵旨。”

    黄中又对曾斌说道:“此人乃户部侍郎方瑞安,是方尚书二弟。”

    “臣有本上奏。”

    “讲。”

    “西域再度犯关,信使奏报回纥牙帐聚兵十万于峡口山驻守,不知意欲为何。”

    “许潍仁。”李乐喝道。

    “臣在。”许潍仁出列。

    “打还是不打,你来说。”李乐说道。

    “回陛下,严守即可。”许潍仁也想打啊,但武国内部情况堪忧,尤其是河北迁徙已耗费不少粮食,打仗可不是打一两天就完事了,粮草乃重中之重,军械粮饷位之次席,没钱没粮,将士岂会奋勇杀敌,武国耗不起。

    杨戬和宋江听罢各自叹息。

    李乐上位后,边关小打小闹不断,却没一次大仗可打,他们都快憋出病来了。

    “户部工部的意思呢?”李乐问道。

    “许尚书所言极是,户部钱粮因迁徙紧缺,实在难以供给,臣附议尚书大人。”

    “臣也附议,粮草不动,军械也无法出营。”

    黄中对曾斌说道:“前一位是户部尚书张威,后一位工部尚书吕思忠。”

    曾斌问道:“吕思忠吕尚书与中书舍人吕史吕大人是何关系?”

    黄中说道:“一个正祠一个偏祠,吕尚书是吕史叔伯。”

    曾斌说道:“关系挺远的啊。”

    黄中笑道:“确实远了些,不过都姓吕不是。”

    李乐沉吟半晌说道:“即不能动刀兵,让安北都护府分兵压上一压镇住回纥。”

    许潍仁说道:“臣遵旨。”

    商议了几件大事,又奏有十余件小事后,李乐已显疲态。

    “臣有奏。”

    “讲。”

    “新丰新进县男,现义庄庄主曾斌上朝述职。”

    曾斌见过此人,正是那日帮他办理备案的吏部主事。

    “曾斌何在?”李乐疲态稍退。

    李乐还奇怪呢,他原先算好了日子,曾斌就在今日述职,巡了一圈不见人,原来是躲到最后面去了。

    黄中先前交代了曾斌很多遍朝中礼仪,曾斌已谨记在心快步上前,到了方落龄等大臣身后一人身位站定,然后拜倒说道:“臣曾斌参见陛下。”

    李乐说道:“抬起头来。”

    不让起身却让抬头,在众多述职长安官员中还是头一次。

    大臣们纷纷望向曾斌。

    曾斌抬起头,虽未曾看到大臣们的脸色,但他能感受到百双眼睛都在盯着他。

    和在岭南被人注目不同,这次当真是锋芒在背异常的难受,兴许可断为气势上的不同,从而造成感觉上的不同吧。

    曾斌有些心慌,眼神略显飘忽,见李彦忠在李乐身边不远,李彦忠又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他才稍稍放松。

    李乐不说话,瞅着曾斌。

    曾斌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稳定情绪,现在已镇定了下来,同样在打量李乐。

    李乐消瘦,估摸有百二三十斤。

    对于一个高得离谱的北方人来说,这点体重是偏瘦的。

    李乐脸骨有些凹陷,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脸色亦是有些苍白,但脸上还是有些人/色/的,他人见到不至于认为李乐营养不良。

    如果不去计较身体上的缺陷,李乐比李朝中更有气质。

    是那种皇族特有的杀伐气质,这种气质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如非要形容,“血性”一词就可以概括全部。

    盛德皇帝嗜血,李逺同样嗜血,到了李乐给人感觉亦是如此。

    别看李乐明面上没沾上什么血,但暗地里却是沾染了不少血迹。

    如今对付南诏这一计谋,便能看出李乐不是个明里嗜血的主子,而是暗中嗜血的狂魔。

    什么人最可怕?

    不是明里的刀枪弓箭手,而是暗中使阴谋诡计导致血流成河的人。

    李乐就是这种绵里藏针的皇帝,与盛德皇帝和李逺相比,李乐更具帝王固有的血腥味。

    骨髓里透出血腥味的帝王,才是真正的帝王。

    “讲。”

    李乐暗暗点头,第一次面对他能这么快镇定下来的官员不多,以前哪个来朝述职的官员不是瑟瑟发抖,此子倒是有些本事,难怪曾荣会如此看重。

    让李乐不满的是,曾斌威胁曾荣也就罢了,居然连他也敢威胁,小子你是活腻了吗?

    南诏李乐志在必得,除了朝中几位大臣他瞒不过之外,李乐自信可以瞒住绝大部分人。

    如果曾斌捅漏对南诏用兵这件事,李乐就算把他千刀万剐都不足以平息怒火。

    李乐为什么急于对南诏动手,就是因他上位后没有任何显著功绩,李乐在位不足以服众。

    虽然李乐贵为帝王不需要,但总要名正言顺才行。

    再则曾斌不是曾荣的儿子,杀了也白杀,对曾荣构不成任何心理上的负担。

    留曾斌在世,李乐与曾荣还能心照不宣,李乐还能遏制住曾荣。

    一旦曾斌死了,所有一切将全部崩塌。

    崩塌之后曾荣会不会在岭南称王李乐不懂,但长安某些人一定会死在曾荣手上,到时候朝纲就乱了。

    偷南诏不成也就罢了,还蚀了自身。

    李乐现在可谓骑虎难下。

    李乐要保曾斌又不能太过明显,否则朝中这班大臣一定会认为李乐想要曾荣入主长安。

    虽然李乐也有这个意思,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第83章 今面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