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人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7章

    阴雨消退之后, 只要有阳光,家家都会把所有东西拿出来晒, 去去湿气和霉味。石灰水的味道很重,整个青州都沉淀在这种浓重的味道之中。

    洪水退去,最易发生疫病,尤其是古代医疗不完成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卫生工作便尤其重要。

    从南方漫长的雨季,再向北, 一路看过去, 与南方连绵的雨水截然不同,今天的北方连旱数月。涝的涝死,旱的旱死。整个春天——播种的季节, 雨水少得可怜。黄河的水位越来越低, 人们取水灌溉也需要接受管制。

    这苦旱,一直持续到了伏夏时节。

    某一日, 忽然轰隆一声巨雷,在天际炸开。百姓们先是受惊一跳,忽然反应过来, 欣喜若狂,狂奔而出。持续数月的雨水短竭,致使民不聊生。上不体恤民情,赋税不减,怨言早已横生。

    深宫朱院之中,长庆帝也被这一声惊雷给吓醒,他大叫一声, 从床l上摔到了地上。外间差点守夜的小太监顿时清醒了。

    “皇上……”小太监连忙把长庆帝扶到床l上去。

    长庆帝坐在床沿上,散开的头发凌l乱地随处摆着:“打雷了?”

    “回皇上,是的。”这守夜的小太监没来多久,还没品出长庆帝的性子来。小太监心里有些发憷,脸上却很是镇定地笑着,“久旱逢甘霖,这雨呀,定是皇上福气带来的。”

    长庆帝不答话,小太监好似自言自语般,怕多说多错,干脆就闭上了嘴。屋外雷声滚滚,殿内却静得可怕。长庆帝不说话,小太监也不敢乱动。长庆帝的双眼被长发遮住,只从缝隙中能窥见半分。

    “你去,去把国师叫来?”长庆帝忽然道。

    “现现在?”小太监一时惊地结巴了。

    “快去。”

    “是,皇上。”小太监扶好帽檐,滚也似地溜出宫门,外面风大雨大,小太监哆嗦地抱紧胳膊肘,这国师可在摘星台,离养心殿可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哩。

    从雷声轰鸣的陈朝皇宫大殿,一路往西北,过了漠北,便到了匈奴国。

    无边的草原一直延伸到天地相接处,骏马肥羊在人高的草中穿梭,只露出马头和马背。在更角落处的草原边际,以一群人围在一个大坑里,坑中是死去的牛羊。人们点起火把,将死去的牛羊烧毁,熊熊的烈火燃起,火焰照亮人们的脸,空气中弥漫着肉类被烤熟的味道。

    有些人已经忍耐不住,蹲下来,掩着面或是低声哭泣或是嚎啕大哭。瘟疫让他们的牛羊至少死了二分之一,马上便是秋天,这一年还不知要如何度过。

    匈奴王呼伦单于站在人群之后,表情晦涩不明。

    大都尉散答弓着腰,凑到呼伦单于面前:“单于,可否听微臣一言。”

    呼伦单于抬起头,黝l黑的眼睛里射l出精光,他的声音低沉如胡笳:“大都尉尽管言说。”

    大都尉露出狐狸般的眼神,看向南面:“中原地大物博,陈朝物种丰富,良田千里,百姓富足,那皇帝的生活便更是奢华,金砖铺地,粮食满仓,后宫美女三千,个个柔弱似水,奢靡无度,尽让天下人羡。单于尊贵,天命所授,我匈奴国不输汉人,何所不能有。”

    大都尉说着,对呼伦单于大大地行了一个礼:“陈朝有良田千里,入秋之后,万里绵延,好似黄金铺地,不正是等着我们匈奴国勇士的铁骑来踏平吗?”

    单于没有做声,他吹了一声哨子,高空中环飞的一只隼俯冲而下,落在他的肩上。他厚大的手顺了顺隼的翎毛,才把目光转向大都尉。

    被呼伦单于深邃的目光这样注视着,大都尉心里很虚,这几年其实他们匈奴国和陈朝的关系正是和缓期,除非两国交界处,时常会有摩擦,已经三年不曾起过战事了。而且单于正迷恋于他的宠妃赵姬,那是一个与匈奴女人完全不一样的女人。温柔而多情,据说来自陈朝繁华如梦的水乡。

    “好。”呼伦单于将隼放飞回天空,然后道。

    ——————————

    三月后,秋。

    数十辆马车晃晃悠悠出了青州,往去漠北的官道上驶了半日后,却突然分成两队,一部分往东去了。往东的车队收了他们镖局的旗,几个人边赶车边聊。

    “这让我们运的啥呀?怎么出了官道,就让我们换了方向。”年轻的镖手询问总镖头。

    总镖头啪一声拍在他脑门上,骂骂咧咧:“问什么问,反正给了钱,干活就是了!”

    镖手委屈地钻了回去,心里还是疑问重重,他们装车的时候,他可不小心看到了,箱子里压的可都是石头。这一群人运好几车石头是做什么呀。

    另一边,只有一辆马车孤零零地行驶在官道上,一路向北。沈清坐在马车头,赶着马车,双马并行,道路两面是已经收获完毕的田地。田地上遗留的稻草堆得高高的,地上是露出泥土割的只剩一截儿的稻茬儿。

    早在几月前,听闻匈奴发生瘟疫,牛羊大量死去,沈清就觉出不妥,战争一触即发。秋收时,果然匈奴国开始进犯边关。沈清咬咬牙,对陈朝如今的长庆帝十分不满。

    非为明君,非为圣主,连

第37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