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主称帝纪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水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留了一些难民,眼看实在住不下人了才这样做呢?还是从头开始就压根不想接收难民?

    汪大庆希望是前者。

    在路上走得越久,他们见到的惨象就越多,初时还以为汪家村地痞吃人肉是天理难容,然而见的灾民多了,才知道这些早就不是稀罕事。

    女人和孩子,除非有男人护着,才敢继续在路上走,落单的下场就比较凄惨了。

    而到了眼下,已经是六月底,那些饿红了眼的灾民已经被饥饿烧昏了头,就不止是去袭击妇孺,连有男人在的队伍,都敢去拼一拼了——死了就死了,赢了可是能吃好几天的肉呢。

    

    “……爹,爹?”

    汪大庆想得有点出神,冷不防袖子被拽了几下,这才回过神来,一看却是女儿在拉扯自己,小脸上带着浓浓的惊惧。

    “爹……那边、那边好多人过来了!”小女孩声音都在发颤,脸色惨白,小郎也蓄了两泡眼泪,直往张氏身后躲。

    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人吃人的真相,每日里被爹娘灌输灾民都不是好人的观念,一下见了这么多人,自然心中十分害怕。

    汪大庆心中一凛,抬头一看,只见官道东头远远行来一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领头的是几个汉子,后头队伍里好像还有几辆板车,几个女人老人坐在上头,没有牲畜,却是人在拉车,一边走一边发出吱呀呀的声响。

    看着虽然脏兮兮的,衣服却还勉强齐整,人们脸上还算有些精神头,再加上那几辆板车——

    这在逃难队伍里,可是非常罕见的。

    道旁三三两两经过的灾民,看着这群人就眼泛绿光,然而到底这么多人的队伍,他们也不敢贸然就上去打劫。

    汪大庆心中仍然警惕,低声安抚妻儿,带着他们翻过官道旁的田垄,以黄草做掩护,趴在斜坡上,稍稍抬起头观察那群人。

    然而刚一抬头,就跟领头的一个汉子目光对上了。

    汪大庆来不及遮掩,就见那汉子一脸惊喜,扭头跟身边人说了几句,队伍就停下了,那人大踏步走过来,口里大声道:“大庆哥!你怎生在这处!”

    汪大庆一愣,这才认出来,这人竟是邻村的方铁柱,家里不务农,倒是经常在附近几个村子里跑跑生意,做个货郎,因经常去他们家收些鸡蛋鸭蛋,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

    却不料竟在此处重逢。

    汪大庆一时没反应过来,还没拿主意是不是让老婆孩子出来,方铁柱就已经上前了一步,喜笑颜开冲着斜坡下头喊道:“嫂子!我是柱子啊!哎哟,侄子侄女也在,快上来,在下头趴着做什么呐?”

    汪大庆无奈,只得把妻儿都拉了上来。

    方铁柱好像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不放,回头打个招呼,叫队伍就地休整,自己则和汪家人坐在了一处,絮絮叨叨说起话来。

    “……哥哥嫂嫂这是要往哪处去?”他笑着问。

    汪大庆还留了几分戒备,谨慎道:“孩子远房表叔住在小梁庄,据说是没遭灾,正打量着往那处投奔呢。”

    此言一出,方铁柱表情就有点古怪,犹豫半晌道:“大庆哥,你们……莫不是迷路了吧?小梁庄在西边,我们昨儿就路过了,压根就是个**啦,一个活人都不见,谁跟你们说没遭灾的?”

    汪大庆一时懵住,呆愣半晌,一把攥住方铁柱手腕,沉声道:“你说什么?”

    张氏也紧张了,颤巍巍道:“柱……柱子啊,你这可不兴诳我们的啊。”

    方铁柱叹口气,抬手一指难民队伍,“大庆哥,我跟你们又没有仇,闲着没事诳你作甚?你寻了这些乡亲随便哪个问问,看看我说的是不是实话?”

    汪大庆脸色煞白,犹不死心,腾地一下站起身来,拉过几个人就问,甚至又寻了路过的落单难民询问,却都得到了同样的答案。

    小梁庄,他们想要投奔的地方,最后的希望,果然已经走过了,而且村中再无一人。

    汪大庆一时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踉跄几步坐倒在地,好好一个七尺男儿,就那样呆若木鸡坐在那里,整个人如泥胎木塑一般。

    张氏已经红了眼圈,泪水落了下来。

    汪小郎还不太懂事,看着大人难过,心中害怕,也抽抽噎噎小声哭,汪大丫抱着弟弟不住安慰,自己的泪珠子却哗啦啦停不下来。

    方铁柱也是为难,寻思一阵,走到板车旁边,从布袋里拿出几个巴掌大的面饼来,走过去给汪家人一人手里塞了一个,“……先吃饱肚子再说。”

    夏日酷暑,面饼尚带了热气,饼皮上还缀了几颗芝麻,散发着诱人的面食甜香。

    汪家人已经吃了小半个月的树皮草根了,上次吃到这样实打实的干粮,好像还是上辈子的事情,而今这样一个厚墩墩的面饼塞到手里,面香悠悠扑鼻,四个人肚子不约而同咕噜一下,就连大人一时也忘记了悲伤,直勾勾看向手里的食物。

    两个孩子早就忍不住,大口大口狼吞虎咽起来。

    汪大庆和张氏还在客气,“……这么好的粮食,给了我们,你们吃什么?”

    方铁柱爽朗一笑,“实话跟哥嫂说,我们剩下的口粮也不多了,这么多人一起吃,大概还能吃个四五天罢。”

    汪大庆就有点皱眉,“既是如此,怎么还不省着点?”

    方铁柱却是不答,只拿过一个水囊递过去,让汪家人轮流喝水,又笑道:“大庆哥可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汪大庆早被迷路打击得头昏脑涨,老老实实道:“不知道。”

    方铁柱就往西一指,道:“这里是大同府北娄口,再往西走约莫三四日的路程,就到了应州城啦。”

    说到“应州城”三个字,他眼睛里就好像放出光来,整个人都抖擞了几分。

    汪大庆和张氏对视一眼,不明就里。

    方铁柱脸上就隐隐显出几分得意,笑道:“哥哥嫂嫂还不知道吧?那应州城可是一等一的好去处,咱们这起子人,只消到了那儿,就再也不用发愁吃喝啦。”

    汪大庆顿时来了兴趣,手中面饼都来不及吃了,凑近一些问,“这话怎么说?如何就不愁吃喝了?”

    方铁柱嘿嘿一笑,就絮絮地说起来。

    原来他带了本村的这批乡亲一道出来逃难,本来想投奔的地方也是遭了灾,再也无处可去,正彷徨间,却遇到一群商旅打扮的人,赠了他们一些干粮,又说起应州城的事情。

    原来今年夏季黄河海河发了水灾,周边几省几府的百姓全遭了殃,大批灾民背井离乡,加起来总有数十万人,分批涌入各地州府,然而城池村镇毕竟地方有限,接纳了一批灾民之后,就再也养不起更多的人了,只能闭城戒严。

    唯有雁门卫所在的代县,还有燕云卫辖下的朔寰云应四州,始终广开城门收留各地灾民,自水灾以来怎么也有一个多月了,这几座城竟像是无底洞一般,来多少人就吃下多少,一直未有饱和之象。

    “……听那些人说,这几座城大得就跟万岁爷爷的皇城一样,数不尽的房子,数不尽的店铺……灾民过去之后,也不能白吃白住,上头会发派各种各样的活计和任务,有挖坑的,有运石头的,有造房子的,有帮着种地的……只消肯干活,不出错,那就有吃不完的粮食!隔三差五还有精米白面可吃,据说每隔几天还有一顿肉呐!都是实打实的老猪肉,或者是肥鸡肥鸭的,炖得扑鼻香,别说肉了,光那汤,喝一口就满嘴流油呀,香得你恨不能舌头都吞下去……”

    方铁柱一面展望应州城的美妙生活,一面露出了梦幻一般的幸福笑容。

    汪家四口人呆呆看着他,大人孩子都一个样,齐齐往肚里咽了口唾沫。

    “据说都指挥使大人是位女侯爷……对,就是那个燕什么侯来着?好像还是个什么大将军,这几年把鞑子打得屁滚尿流,漠北都不敢呆啦——要我说,什么大将军大侯爷的,这可活脱脱就是位女菩萨呀!每个灾民在她手底下都能有饭吃,这可不是观世音在世吗?”

    汪大庆想说点什么,却愣愣地张不开嘴,脑海里尚停留在“老猪肥鸡肥鸭”的美妙幻想中,吭哧半晌,憋出一句,“有……有这么好的地儿?你别不是被人家蒙了吧?”

    方铁柱不高兴了,“哥哥这说的是哪里话来?那几位爷跟我说完就急匆匆走了,若要诳我们,又何必送我们这些吃食?”

    顿了顿,倒是又恢复了笑容,眼里还闪着光,脸上从内而外散发出一股精气神来。

    “怎么样,反正哥哥嫂嫂你们也没处可去了,要不要和弟弟一起走?我们路上都碰见好几拨人了,大抵都是要往应州城去的。”

    汪大庆还在犹豫。

    方铁柱又加一句,“哪怕应州真是座死城呢,过去看看又何妨?路上干粮管够!”

    “他爹……”张氏扯了扯丈夫的袖子。

    汪大丫和汪小郎一脸渴望地看着父亲。

    汪大庆再也绷不住,叹一口气,终于点了头。

第142章 水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