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班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54章 班师
燕云王虽说并没带多少兵回来, 却到底也是将近七万人的队伍,前半程从燕云经山西到河南,始于幽州, 途径太原府、怀庆府、汝宁府, 走的是陆路;待出了汝宁地界, 七万大军便横渡淮河,转走水路,由运河南下,直抵金陵。
这么一场走下来,山水迢迢三千里, 途经各州各府, 燕云王仪仗所过之处, 当真是“贵戚名豪竞延致”,所幸各地官员还知道献俘事大,不敢多留, 王徽这才没有耽搁了行程。
然而即便如此, 也还是迁延了一个多月,到了永嘉二十六年的正月初八傍晚才堪堪抵京, 新年都是在船上过的。
正月初八这天晚上, 燕云王率部入驻金陵西郊三十里外行辕大营。
初九上午,刑部尚书袁熙抵达行辕大营,一路由五门提督岑广林率三千御林军护送,作为先遣官将一众俘虏先行收押天牢。
袁熙和岑广林都是右相一系中得力出挑的人物,同王徽虽是初次见面, 但私底下早得了万衍指示,言谈之间自然同燕云王十分亲近,虽不说一见如故,但两边都知道是自己人,说起话来也就少了许多顾忌。
“……明日王班师回朝,陛下将率百官亲自出宫相迎。”袁熙就徐徐地说起明日之事来,“届时太子、诸王都是在的,据闻中宫和皇贵妃娘娘也会带着两位公主,登临凤池阁观礼。”
对于如何称呼这位女郡王,万衍和皇贵妃等人也是琢磨了许久,什么“王爷”“王上”之类的当然都是一次否了,而“将军”“元帅”之类自也不能再用,毕竟封王和封侯有本质不同,做燕云侯的时候,旁人仍旧叫声“将军”,问题也不大,但如今既封了燕云王,再以军衔相称,就有点不妥了。
偏生这女郡王又是破天荒头一遭,毫无前例可循,思来想去,索性还是直接叫一声“王”吧。
王徽对这些自然心知肚明,不过她也知道,这种称呼也只是在这些上层官员们口中才能叫得响,寻常那些下人奴仆,甚至是手下的兵们,见了她也还是一口一个“王爷”的叫。
她也懒得纠正了,反正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做燕云王。
“……皇后娘娘,到底还是有几分手段呐。”她就似笑非笑说道。
“不独中宫,太子殿下身边的梁璞梁太师,王也须得小心。”岑广林就接上一句,“丛相爷隐而不发,吴晋二王龙争虎斗,目下朝堂上对您反声最大的,也就是这位大人了。”
王徽点了点头,面上仍旧带笑,将茶杯满上,举过胸前,笑道:“两位特来相告,本王承你们的情,这便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言毕就仰头把茶水饮尽了。
袁岑二人自然也凑趣喝光了杯中茶,三人又说笑几句,在行辕简单用了午饭,就忙忙别过王徽,押着四百多个柔然贵族俘虏回京了。
永嘉二十六年正月初九,时值巳正时分,金陵城南聚宝门缓缓而开。
笔直的南门大街宽可并行八辆亲王仪制的马车,早在黎明前便已肃清闲杂人等,此刻长街齐整而肃穆,街道两旁冠盖扬扬,旌旄林立,甲胄鲜明的御林军肃立在长街两侧,从聚宝门瓮城口,向北笔直延伸十里,直通皇宫正南午门。
这是金陵城里纵贯南北的主干道,平日里熙熙攘攘行人众多,尚看不出什么,如今一肃而空,再也没有行人商铺遮挡,有那眼神好的,站在聚宝门瓮城外头朝北望,就能直接看到正红色的午门。
午门前早已筑了明黄祭台,台上摆了三牲雁酒、铜鼎高香,明黄龙幡云旗随风而舞,永嘉帝着玄表朱里的祥龙宗彝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坐于高台之上,左侧稍后一步则是同样穿着衮冕大服的皇太子。
再往后便是诸王与百官,左相丛国章、右相万衍同为百官之首,着绯红鹤补朝服,同吴晋二王并列而立,余者公卿及勋贵则按爵位、官职依次排开。
南门大街两侧的御林军后头,则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一个个畏惧于天家官军的威严,却又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只一面踮脚朝外望着,一面低声交头接耳。
两年前攻破柔然王庭那次大捷,虽也有盛大的献俘军礼,然而彼时只是太子代帝出迎,而且献俘的只是两名女副将,虽然也教金陵百姓开了眼界,却到底不是女将军本人。
而今燕云王亲自率部押解战俘班师回朝,陛下竟然离了宫禁,以万乘之尊亲身相迎,自然足见心中对这位传奇女英雄的重视。
又怎不令城中百姓沸腾?
甚至还有本来不住在金陵的,早几日就撇了手头事务,纷纷自江南周边各地赶来,为的就是能亲眼观摩这场盛大的犒军。
将军凯旋,圣上亲迎,更何况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位女郡王,这样的事,不仅前无古人,只怕也是后无来者,此次若不能亲眼见证,怕是要抱憾终生呐。
然而南门大街两侧到底有御林军挡着,再加上高耸成林的旌旗遮蔽,百姓们若想看个真切,还是得费一番工夫,这就不如街道两侧高楼之上的视野好了。
南门大街同秦淮两岸一样,都是软红十丈自古繁华,两边高宅小楼鳞次栉比,许多酒楼、茶楼掌柜甚至早几日就把二楼最佳观礼的雅间位置翻了好几个番的价,却仍旧被抢订一空。
&nb
第154章 班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