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一仙道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子午周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此为太乙玄门神功仙道,与世传气功小周天相差极大,不可同日而语。

    所谓仙道,是元始天尊──伏羲氏所传下来的道法。

    由伏羲氏传给广成子和神农氏,他二人再传给黄帝,黄帝传给老君,老君再传给春秋、战国时代的庄子、列子、关尹子等等,如此代代相传。

    到了重视禅学及朱子学说的北宋时期,以主张禁欲的全真教最具禅的修养,使得宋代仙道更重视实践性、分析性。

    明清出现的伍柳二人之辈,更奠定了仙道具体化、近代化的契机。

    秘传在中国公开以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仙道学者,都以全真派为研究主题,尤其伍柳派更受重视。

    这几位道长们找了块草地,坐在元玄子的对面。

    他们双盘阖目,调理阴阳气场。

    “元兄,玄门修仙讲究仙道关键在仙药,何谓小药?”

    一位道长开始发问。

    元玄子说:“气在丹田、夹脊、泥丸、膻中各部位流转时,特别要在泥丸丹田中留下一缕深长的阳气,然后轻轻集中意识,这称为温养。

    这时能感觉到下腹仿佛有光出现,这是内分泌系统及自律神经系统觉醒的证据。

    到了这种程度,就能达到真息,也就是毫无感觉的呼吸状态。

    渐渐地,这股光会笼罩全身,下腹的气会开始回旋运动,光也随之急速转动,最后变为像一块小小硬玉般的物质,称为之小药。

    这是阳气受到意识集中及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而发生物质化的结果。

    接着,小药会以猛烈的速度冲入尾骶骨,再沿路进入督脉、泥丸。

    这时,修炼者会感觉阳气的流动恰似一股水流,而小药就象珍珠一般滚动着经由泥丸,冲往任脉,再回到丹田。

    修到小药阶段后,再继续修炼,就能达到大药的境。”

    道长又请教:“何谓大药?”

    元玄子说:“小药发生三百周天后,即流转任督二脉三百回,就会产生大药,并且在大药产生前,眼前会出现三次闪光。

    大小药的相异点在于,小药是后天之气的物质化,而大药则是先天之气所形成的。

    到了大药阶段,**收缩,呼吸也近乎停止。

    这种近乎停止的呼吸状态,我们称为胎息。

    大药产生之后,需要静坐几天,使其安定。

    从督脉将它升高到泥丸部位而吞食之,这一过程叫作服药。

    吞入的药就安置在肚脐与膻中之间的黄庭之窍上,也就是中丹田部位,大约在胃部之处。

    到这阶段,意识,即来自感觉及头脑,完全不发挥作用,无意识开始代替意识活动。

    这种状况可经由坐禅获得,只在坐禅时,不思、不想,抹净脑中的任何思想、意识,使脑中呈现一片虚无即可。

    当这种状态继续下去后,下半身的气会渐渐集中,真正的先天之气开始发动。

    不久,修炼者会感觉一股气通过身体中心的心冲脉,直接冲上头顶,上与天地之气相接。

    练这一步,也就达到神具六通的超能力了。”

    另一位道长请教:“何谓闹黄?”

    元玄子说:“闵小艮所创的一派,就是采用类似瑜珈的肯达拉尼及恰克拉的修炼法。

    不先打开任、督二脉,而直接从冲脉做起。

    他的修炼法,在中国称为闹黄,从事仙道研究的人,大多数修仙者都会对它敬而远之。

    ……


第169章 子午周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