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全能悍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商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到达这个地方开始,何远就曾经因地制宜的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全民兵役制度。不分男女老幼,一律编入队伍,进行训练,分配任务。后来,随着地方政府的稳定,再加上,警备总队承担了大部分民兵职能。这个民兵制度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停止,但实际上,却已经算是不再使用了。

    但是,八路军的兵额,却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因为日本鬼子的频繁入侵,尤其是去年一年之中,老百姓基本上不要想会有好日子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眼睁睁睁的着自己的父老乡亲,自己的兄弟姐妹,因为日本人的入侵,而频繁的搬家、逃亡。很多有志青年都踊跃的加入八路军,愿意为抗战贡献自己己一份力量。

    虽然八路军的兵源一直在补充,似乎永远不能满员,但实际上,这也是有损耗很多的缘故。比起愿意加入地方政府的年轻人,还是愿意加入八路军的更多一些。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想要加入八路军,就可以加入八路军。对于新兵的选拔和训练,八路军是有自己的一套章程的。招募的新兵,首先在年龄上要过关,其次,在身体素质上,也必须达到基本标准。

    相对于军队的用兵标准,地方用人的标准,显然并没有那么严厉苛刻。虽然在地方工作是需要一定识文断字的能力的,但是何远手下的士兵基本上都不是睁眼瞎。在进入新兵营没有多久,就开始进行扫盲识字班的培训。从新兵营出来的士兵,基本上都能够达到自己给家里写信的程度。

    文化水平过关的同时,所需要的令行禁止的能力和精神,也在新兵营被训练得很好。这些人学习东西的速度会很快,执行命令也非常坚决。到了地方,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接手非常快。

    这倒也难怪,翁钦塬会盯上何远手下的士兵了。

    而实际上,何远手下也的确有一大部分的士兵,因为战争产生了终身残疾。没有办法再留在部队继续战斗,而他们又不想离开抗战的岗位,想要继续为抗战事业发光发热,并不想回家务农,或者干脆由部队供养。这就给这些士兵提供了一条道路,只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条例规定,什么样的人应该转业到地方去。

    针对这个问题,何远和周卫国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探讨,最终,不仅划定了标准,而且还和地方政府谈好了转业的相关细节。

    只不过,对于这些士兵或者是低阶军官转业之后从事的工作,翁钦塬和何远之间有不同的意见。

    翁钦塬说道:“这些士兵,他们都是经历过抗战烽火的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商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