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司机带带我[足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哪里是能维持长久奋发上进的作法呢?一个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时能领悟有时也会被感情所迷惑,所以这种作法也不是一种永久光亮的明灯。

    168.律己宜严,待人宜宽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大意】

    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多加宽恕,可是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却不可以宽恕;自己受到屈辱应该尽量忍受,可是别人受到屈辱就要设法替他消解。

    169.为奇不为异,求清不求激

    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W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

    【大意】

    思想超越一般的人就是奇人,可是那种故意标新立异的人并非奇人而是怪异;不肯跟人同流合W就算清高,可是为了表示自己清高而就和世人断绝来往,那并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170.恩宜自薄而厚,威须先严后宽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大意】

    对人施恩惠要先淡而逐渐变厚,假如先厚而逐渐变淡,就容易使人忘怀这种恩惠,对人施威风要先从严而逐渐变宽,假如先宽而逐渐变严,那部属就会厌恨你冷酷无情。

    171.心虚意净,明心见X

    心虚则X现,不息心而求见X,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大意】

    只有在内心了无一丝杂念时,人的善良本X才会出现,假如不使心神宁静而想要求发现本X,那就像拨开水波来找水中之月一般,越拔越是找不到,只有在意念清纯时脑海才会清明,假如不铲除烦恼而想心情开朗,那就等于想在落满灰尘的镜子前面照出自己的样子,根本是照不清的。

    172.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大意】

    我有权有势人们就奉承我,这是奉承我的官位和纱帽;我贫穷低贱人们就轻视我,这是轻视我的布衣和草鞋。可见根本不是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根本不是轻视我,我又为什么要生气呢?

    173.慈悲之心,生生之机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谓土木形骸而已。

    【大意】

    为了不让老鼠饿Si,就经常留一点剩饭给他们吃,为了可怜飞蛾的烧Si,夜里只好不点灯火,古人这种慈悲心肠,就是我们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假如人类没有这一点点相生不绝的生机,那人就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如此也不过和泥土树木相同而已。

    174.勿为yu情所系,便与本T相合

    心T便是天T,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T。

    【大意】

    人类的本原就是宇宙的本原,也就是人的灵X跟大自然现象是一T的,所以人心就是天心,人T就是天T。人在一念之间的喜悦,就如同大自然有景星庆云的祥瑞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愤怒,就如同大自然界有雷电风雨的暴戾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慈悲,就如同大自然界有和风甘露的生生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冷酷,就如同大自然界有烈日秋霜的肃杀之气。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天有风霜雨露的变化,不过大自然的变化随时兴起随时幻灭,对于生生不息的广大宇宙毫无阻碍,人的修养假如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同心同T了。

    175.无事寂寂以照惺惺,有事惺惺以主寂寂

    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大意】

    平时闲居无事时,心情最容易陷入迷乱状态,这时应利用平静的心情来觉悟积压心中的问题;当有事忙碌时,感情最容易陷于冲动状态,这时应使头脑冷静控制冲动的感情。

    176.明利害之情,忘利害之虑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大意】

    当评论事情的得失时,假只有以超然的身份置身事外,才能了解事情的始末而评论出真正的是非;如果是当事人,置身g整个事情之中,这时就要暂时忘怀个人的毁誉,才能专心策划一切和推动所负的任务。

第35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