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设坛凳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坊]https://m.miaoshufang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待听闻了赵云所禀告的携数百余骑士就一举大破了羌道的驻军战报后。

    刘备大喜之下,也是由衷的发出了一记“子龙浑身皆是胆也”的感慨。

    一番感慨过后。

    对于赵云所汇报的参狼羌王子欲与其兄争夺王位一事。

    刘备郑重思虑一番,也是迅速就定夺了下来。

    令与之相交莫逆的赵云时刻保持着跟对方的联系。

    这件事对己方并没有什么利害关系。

    相反,若是日后倾尽全力北伐,若参狼羌能鼎力相助,反而是一个意外之喜。

    也会给自己收复凉州有着无与伦比的助力。

    刘备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随着赵云,马超携部退回汉中郡过后。

    法正号召军中文武诸人一齐前往郡府予以再度劝进刘备称王。

    不过嘛……

    刘备虽然被诸葛亮的劝进表说服了,但为了维持自己在臣下的形象,自然也不能轻易间就应允下来。

    此次劝进,刘备再度婉拒。

    法正却从中听出了话外之音!

    “孝直,当今天子尚且被囚禁于深宫之间,我岂能于外称王呢?”

    这一记拒绝之语,并没有先前那般义正言辞。

    法正何等聪慧。

    自是捕捉到了刘备的心意。

    接下来。

    将近大半月过去。

    时间转眼来到秋九月中旬。

    副军中郎将刘封已经携部沿汉水东下抵足了上庸郡,与赵统完成了军务方面的交接。

    赵统率部正在赶回汉中的路途间。

    另一面。

    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也携家眷抵足了成都城。

    在军师将军诸葛亮特意安排家宴为一家人接风洗尘过后。

    数日时间里。

    诸葛亮亲自与蒯祺多次交谈。

    最终确定了下来。

    此人可用之!

    并差人与刘备告知此事。

    刘备也予以批准同意。

    但为了稳妥起见。

    蒯祺的妻儿老小等亲眷得留于成都。

    由其单骑上任。

    敲定了此番事务。

    蒯祺也被诸葛亮表为上庸太守,坐镇上庸首府,并总揽东三郡间的一应政务。

    而等其花费一番功夫长途跋涉重新回返上庸与孟达交接政务后,孟达遂也往秭归郡上任。

    至于当地的其余官吏,则一律由蒯祺挑选任命。

    一番番的政务完成部署。

    汉中大战过后的一应事务都开始稳步进入了正轨。

    而此时的首府南郑也是霎时间热闹了起来。

    来自各方的劝进表一齐蜂拥而至。

    镇守荆襄的大将关羽,以及军师中郎将庞统差人千里迢迢送来劝进表予以劝进刘备称王。

    以及目前军中军职最高的平西将军马超也亲自上书请命称王。

    之后的张飞,黄忠,吴懿等将也依次上表。

    直至目前,军中大将唯有赵云依旧没有丝毫上表的意图。

    此时的赵统已经携部返回了南郑城。

    他眼瞧着自家父亲此刻正屹立于南郑北城墙上,目光紧紧飘向了那八百里秦岭的方向。

    面上神情似乎是有些心神不宁。

    也流露着浓浓的忧虑之色。

    赵统静静走到赵云身旁,沉吟半响,方才拱手相问着:“父亲,军中诸位将军都已经一齐上表劝进主公称王,已待正名,号召各州郡间士民共伐曹贼。”

    “却不知为何父亲不上表呢?”

    此话一落。

    赵统面上也不自觉间浮现出了浓浓的疑虑。

    原史上,似乎在称王的时候,赵云就没有予以做出任何表态。

    既没有表现反对或者是附议。

    而他也的官职翊军将军也直至刘备去世,都没有过丝毫的提升。

    赵统此刻心念于此,心下隐隐间有了别样的心思。

    “或许就是因此事,导致父亲之后于朝中的仕途一直停滞不前吧?”

    “但这也说不过去呀!”

    “虽然父亲并未上表劝进,却也未明确表示拒绝,只是没做表态罢了。”

    “况且,之后主公称帝时,父亲也是明确附议的,但那时,父亲的官职依旧没有得到丝毫的晋升,这又是为何呢?”

    一时间。

    赵统心下的思绪疑惑不已。

    不知道为何自从入蜀以后,自家父亲的官运便停滞了。

    直到后面诸葛亮执掌朝政,方才重新迎来了自己新的时代。

    “父亲,现在文武诸人都一齐劝进,即便是诸葛军师都认为当下主公应上表称王,您却为何不做表态呢?”

    似乎是思吟了许久,赵统目光紧紧直视着自家父亲,沉声相问着。

    似是问出了自己前世今生以来。

    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赵云为何在称王一事上不做丝毫的表态。

    一语而落。

    赵云也听见了其子间的疑惑之语,他遂是略微有所沉思,眼神看向北门外那隐约可见却又高耸入云的秦岭各山脉。

    沉默了好一会,长叹息一口气道:“统儿,其实为父并非对群臣尽数劝诫主公称王持反对意见。”

    “只是,自主公入蜀以来,便一向是打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帜,此番北伐大事尚未功成,若是就贸然上表称王。”

    “恐会令外界士人群起予以攻讦,给主公的名望造就不利的影响。”

    “特别是麾下大部群臣,他们劝进称王,只是希望主公称王,他们的地位能够随之水涨船高罢了!”

    话落至此处。

    赵云面上也似乎是流露着浓浓的忧虑之色。

    “但此番称王,也犹如法先生所言那般!”

    “现在众将都在攻略汉中的大战中大显身手,若不称王,则无法笼络众心,无法凝聚诸臣间的信念。”

    “何况,主公一直以来都在追逐着数百载前高祖的足迹。”

    “汉中乃是煌煌大汉数百载的起点。”

    “主公于此称王,亦能在政治上昭告天下士民,大汉即便有所衰败,亦能中兴汉室,焕发新生。”

    一语语的话语徐徐而落。

    赵统面色间才逐渐是流露着恍然大悟之意。

    随着父亲的耐心解释着。

    他方才知晓,自家父亲方才是真正为中兴汉室的理想所牵挂心上。

    现在时机不成熟,贸然上表称王。

    极其容易收到外界士人攻讦。

    但若不称王,麾下诸人也极有可能信念崩塌,分崩离析。

    此事也正是有着此等优劣的两面性。

    赵云郑重思索一番过后。

 &nb

第一百二十八章 设坛凳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